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七十四章 争取时间 (第2/2页)
3就是拿来跟俄罗斯讨价还价,如果俄罗斯不肯出售su-27sk的生产专利与全套图纸,我们只采购少量su-27sk,用j-8m3充实机群。” “现在看来,这一招真管用了。” “确实如此,从俄罗斯采购成品,su-27sk的单价在二千五百万美元左右,su-39mkk的单价在三千五百万美元左右,而j-11b的基础价只有一千五百万美元,大规模装备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,至少节约了数百亿美元。” “j-8m3呢?” “研制成功了,却没有得到空军的订单。” “为什么?” “拿到su-27sk的全套图纸,沈飞把重点转向了j-11。”廖文纲叹了口气,说道,“此外,j-8m3再怎么改进,也是第二代战斗机,比su-27sk有一代的差距,大部分性能都比不上j-11。产量上不去的话,j-8m3的单价不会比j-11b低多少。沈飞向巴基斯坦、埃及等国推销过j-8m3,都因为单价太高,没卖出去。” “照你的话,这种战斗机有自己的特长?” 廖文纲笑了起来,说道:“j-8m3的最大优势在高空,设计升限超过二万五千米,一万五千米高度上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二点五马赫。如果换上推力更大的涡喷发动机,最大平飞速度有望达到三马赫。” “高空高速截击机?”黄峙博的眼睛马上就亮了。 廖文纲点了点头,说道:“虽然比不上mig-31,特别是在载弹量、航程等方面,受机体限制,j-8m3远不如mig-31,但是在最大升限与最大平飞速度上,j-8m3不会比mig-31差多少。” “所幸的是,我们在家门口作战,而且拦截对象不是成百上千的战略轰炸机。” 看到黄峙博抓住重点,廖文纲笑了笑。 “你怎么不早说?” “老黄,沈飞只有几架试验样机,而且在库房里存放了十来年,早说有什么意思?” “你是说,那几架样机能够作战?” 廖文纲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上任的第一天,我就去了沈飞,让沈飞设法把那几架样机改造成可以作战的战斗机。” “怎么样?” “换了新的发动机,安装了火控雷达与武器系统。昨天做了地面滑跑试验,计划明天晚上试飞。” “有多少?” “只有四架,本来有六架,只是存放太久,很多零件都锈蚀了,不得不拆掉两架,确保另外四架能飞起来。” “能重启生产线吗?” “目前看来不大可能。” 黄峙博锁紧了眉头,觉得有点惋惜。 “沈飞正在抓紧生产j-11b,为j-11c投产做准备。听说成飞把重点放在j-20上,将把部分j-10的生产任务交给沈飞。除非打算跟美国开战,不然暂时没法重启j-8生产线,也没有这个必要。” “为什么?” “能买到mig-31,沈飞就能搞出比j-8m3更出色的高空高速截击机。” 黄峙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,表示明白廖文纲的意思。 “我觉得,在mig-31到来之前,最好验证一下我们的对抗战术。” “确实如此,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新义州。” “新义州?” “我已经答应陆总,尽快在朝鲜成立志愿军司令部。不管你准备拿j-8m3干什么,目的都是一样:阻止联军向顺川与平壤进军,为地面部队入朝作战争取时间。徐褶涛正在策划袭击行动,利用这个机会让海军与空军联合作战,才能证明我们的破袭战术,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联军的进攻力量。” “即便是联合作战,也得有主次之分。” “你担心跟徐褶涛的关系?”黄峙博笑了起来,说道,“就算你不过去,我明天也会前往新义州。老廖,我明白你的想法。打了这么久,海军的表现非常抢眼,而空军的表现却乏善可陈。你想出人头地,证明空军的重要性。我会给你机会,也会给空军机会,但是决定主次关系的不是你。” 廖文纲点了点头,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。 “抱着传统思想,肯定打不赢这场战争,因为我们对面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、经验最丰富的军队。要想取胜,除了精诚合作之外,还得抛弃传统军事思想,用敌人不适应的方式作战,哪怕我们也不适应。” “那就得看谁首先适应新的战争法则了。” 黄峙博笑了笑,说道:“明白就好,明天跟我去新义州?” “你觉得,我会留下来,单独面对那些军区大爷的刁难吗?” “行,那就赶紧安排。你先过去,人员这些今后安排。” “用徐褶涛的人?” “徐褶涛有什么人?他的人都得听我指挥。” 廖文纲没再多说什么,黄峙博的威望摆在那,他在新义州,徐褶涛的“大海军主义”就没有市场。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