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七十四章 反击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反击 (第2/2页)

断完全正确,联军不能仅靠防御应付志愿军的猛攻,必须进行反击。
  只是,皮特上校并不认为反击的目的是让韩军振奋起来。
  从战术上讲,反击是为第一陆战师、第二陆战师,以及正在火速赶来的第71特混舰队争取时间。
  只要有充足的时间,联军仍然有希望打退志愿军。
  不管目的如何,到了当天中午,皮特上校都得考虑反击行动。
  抽调第二陆战师肯定不现实。虽然第二陆战师的总兵力多达二万四千人,比中国陆军的普通集团军都要庞大,但是作战人员却只有一万一千人左右,其余一万三千人是航空勤务人员与后勤保障人员。
  当时,部署在防线上的,也只有大约一万三千人,其中还有两千多名非战斗人员。
  与兵力相比,第二陆战师的作战任务却非常沉重,除了守住五老镇之外,还要向咸州派遣部队,同时得守住咸兴东北的交通线,不然第一陆战师将被志愿军穿插分割。在第一陆战师撤退的时候,还得协助配合。
  显然,反击行动与第二陆战师无关。
  那么,只能依靠韩军了。
  战场上,韩军的数量并不少,差不多是美军的两倍半,但是可供调动的却不多。
  除掉在定坪被志愿军空降部队歼灭的近六千名守军之外,在周围的村镇还有大约七千名韩军,在咸州与上仓里的韩军大约有一万二千人,此外还有四千人在元山,西边的北大峰山脉里大概有二万六千人,剩下的全部留在后面,而且主要是后勤保障人员,或者是分散的巡逻部队与武装护卫队。
  如何调动与利用这些部队,绝对是一门高深学问。
  还好,皮特是一名经验非常丰富的作战参谋,在联军司令部服役了七年,非常了解美军的盟友,也非常清楚该如何调动这些韩国军队。
  吃午饭前,皮特上校就连续给韩军下达了数道命令。
  首先是驻元山的韩军第43独立旅进行战斗动员,在一个加强装甲营的配合下,向定坪推进。随后,皮特让元山南面的所有韩军作战部队向元山集结,并且明确要求,务必在下午五点之前到达。参谋统计出这些韩国军队的情况,特别是装甲力量后,皮特联系了韩军东线军团后备部队司令安在旭少将,让他把装甲部队组织起来,编成一支临时部队,前去支援第43独立旅。
  这样一来,到了晚上,韩军就能出动大约两个旅的兵力攻打定坪。
  虽然规模不是很大,但是这支部队的战斗力绝对超过了占领定坪的空降部队。
  两个旅中,至少有三个装甲营,拥有k1a1与m1a1主战坦克八十多辆,各类步兵战车与装甲人员输送车三百多辆,k9与m109a6自行火炮六十多门,还有大约一百二十门牵引式火炮、四十余门火箭炮,五个步兵营中则有大概一百六十门迫击炮,以及数量相当的无坐力炮。
  当然,这支部队算不上精锐。
  比如在三个装甲营中,只有加强给第43独立率的那个是建制单位,另外两个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,而且都是在战后由预备役官兵组成的二线部队。三个炮兵营的情况也一样,装备很先进,官兵的素质却不怎么样。
  皮特上校不会指望这支部队能够打下定坪。
  只要能在定坪拖住志愿军,让志愿军不得不投入更多兵力,从而无法强攻咸州,韩军的任务就完成了。
  这次,皮特上校低估了韩军的战斗力,准确的说是斗志。
  当天下午,在临时组建的增援部队还没开出元山的时候,也就是十六点三十分左右,先行到达定坪附近的第43独立旅就发起了进攻。
  在两个炮兵营的支持下,韩军用最为典型的战术投入了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步兵营。
  必须承认,韩军的步坦协同战术非常标准。
  每年搞五次以上的全军演习,让韩军官兵非常熟悉美军的战术,也让韩军官兵把作战守则背得滚瓜烂熟。
  在演习场上,韩军往往有非常惊人的表现,甚至连美军都自叹不如。
  比如,韩军在演习中表现出的纪律性就远远超过美军,长官的话就是一切,士兵根本不会思考该不该执行长官的命令,或者说怎么执行长官的命令。
  可是,演习不是战斗,演习也取代不了战斗。
  到了战场上,被击毙的士兵再也无法站起来,被摧毁的坦克再也无法冲锋陷阵。
  如果完全按照教条作战,纪律再好的部队也不堪一击。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